文史哲

  •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

    花建;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它包括以文化功能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以传承创新作为历史遗产的开发路径,以产业集群显示城市的文化实力,以科研院校作为文化创新的关键"智核",以文化价值进行空间再造的要素重组等。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将使具有世界规模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得更为健康。

    2012年02期 v.14;No.76 3-1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7 ] |[引用频次:48 ]
  • 中国古代食盐专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以明朝“开中法”之动因与结构、演化与锁定为例

    杨德才;蒋涵晨;

    学界对于中国古代食盐专卖制度研究大多基于历史学范畴而鲜有经济学视角,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新经济史"研究,以明朝"开中法"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下的食盐专卖制度为例。依托史实,从国家性质与垄断利润角度解释了食盐专卖制度实行的动因,并进一步探讨其结构性问题:由于分利集团各自集体行动、腐败寻租以及共容利益的缺失导致制度运行效率与相应的社会福利损失。同时通过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的理论,从动态演化角度阐释了专卖制度"锁定"与衰亡的内在逻辑。最后指出,只有构建保护私有产权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才是推动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应有之意。

    2012年02期 v.14;No.76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9 ] |[引用频次:9 ]

法学

  • 土地一级市场上租赁供地模式的法律表达——以《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为中心

    刘璐;高圣平;

    土地一级市场上,租赁供地模式是出让供地模式的补充,也被界定为土地有偿使用的一种形式。就其实质而言,依租赁方式所取得的利用土地的权利在性质上仍属于一种债权,无法与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利用土地的权利——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相比拟。建设用地使用权之设立仍应维系《物权法》上有偿(出让)与无偿(划拨)两种类型化上的区分,租赁不能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方式。但在土地管理法修改时,土地出让制度相关规则仍应重新考量。

    2012年02期 v.14;No.76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5 ] |[引用频次:20 ]
  • 排斥性金融司法的考量与改进

    王振栋;

    金融司法对证券诉讼的限制,体现在案件受理前的筛选机制、受理附加条件、审理中调解偏好等方面,其形成有着司法资源约束、地方司法保护、司法运行惯性等多种原因。排斥性司法是资本市场上违法行为多发的重要制度诱因。违法行为多发及司法保护缺失的双重预期,引发投资者规避策略的运用,导致市场过度波动、交易成本升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当前司法政策与我国金融发展目标之间存在根本矛盾,包容性司法应当成为金融司法改革的目标选择。

    2012年02期 v.14;No.76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3 ] |[引用频次:8 ]
  • 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困境与出路

    张峰;叶榅平;

    自然资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民法调整范围已成为共识,然而无论是目前物权立法,还是学界提出的各种理论,都存在其固有的弊病而无以胜任自然资源物权化的要求。自然资源形态多样,性质各异,这不仅是造成我国目前自然资源立法体系混乱的重要原因,也是自然资源物权化的重大难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难题与挑战,应当更新自然资源立法理念,摒弃传统以行政手段统管自然资源管理、配置和保护的观念,恢复自然资源作为私权客体的本质,以物权法为中心建立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确立包容性的基本原则指导自然资源立法,统筹兼顾,实现既符合理论又契合实际的自然资源物权化。

    2012年02期 v.14;No.76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0 ] |[引用频次:18 ]

经济与管理

  • 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制度条件及其政策研究

    陈淮;顾连书;

    本文以制度主义学派将制度分为规制性因素、规范性因素和文化—认知性因素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分析股票发行注册制所需的基本市场条件,比较了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2年02期 v.14;No.76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9 ] |[引用频次:61 ]
  • 股权分置制度变迁、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强国令;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通过建立Probit及Tobit模型,考察了股权分置制度变迁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缓解了无股权激励公司中的股利分配不足,另一方面矫正了股权激励公司中的高股利分配。上述研究发现,对于研究国有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从制度层面研究股利分配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

    2012年02期 v.14;No.76 48-5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0 ] |[引用频次:70 ]
  • 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因素

    陈仲常;马红旗;绍玲;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对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三资"企业所取得的技术因素对价值链升级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其他类型企业则与之相反;规模经济效应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大型企业;出口规模与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生产效益对价值链升级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型企业,对大型企业影响不显著;政府支持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对其他类型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我国的金融环境多益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而对"三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2012年02期 v.14;No.76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引用频次:96 ]
  • 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特点分析

    陈学彬;王培康;

    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以来尤其是2011年复旦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走势特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区间较窄,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盯住一篮子货币能够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2012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将保持小幅波动。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目标区,并推出以人民币指数为标的的衍生品。

    2012年02期 v.14;No.76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4 ] |[引用频次:12 ]
  • 人民币FDI:基于人民币国际循环机制的分析

    尹亚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人民币境外存量急剧上升。如何让境外人民币回流内地市场,直接影响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本文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循环机制现状后,认为人民币FDI是境外人民币顺畅回流的主要渠道,而人民币FDI的开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带来正面效应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就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2年02期 v.14;No.76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1 ] |[引用频次:24 ]
  • 美国FDI进入中国的基本特征与决定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田素华;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增长迅猛,并主要进入到了江苏、山东、辽宁、上海、广东等省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在中国的美国FDI主要是占领中国本地市场,而不是将其在中国的产品用于出口。本文结论显示,FDI集聚效应会引起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显著增加。税收比率降低、高速公路里程数量提高和劳动工资提高,对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绝对水平变动和相对水平变动均无显著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会使得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陆规模绝对减少并相对减少。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会引起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的绝对水平显著增加。

    2012年02期 v.14;No.76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8 ] |[引用频次:17 ]
  • 居民消费演变特征事实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黄赜琳;傅冬绵;

    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利用1978年以来相关经济数据,基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视角,总结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消费演变的特征事实,并运用多变量脉冲响应函数,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暂时性增加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产生抑制作用;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效应,但其影响是正向的;CPI的持续上升不仅不利于居民消费增长,对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会产生抑制作用;从长远来看,保持物价稳定、建立新的消费热点则是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2012年02期 v.14;No.76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7 ] |[引用频次:21 ]
  • 下载本期数据